12月13日,由教務部、人文社科部和文學院聯合舉辦的“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推廣主題活動”在慎思樓報告廳舉行。本次活動邀請原教育部語言文字應用研究所研究員、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教授、“百家講壇”主講人、“中華漢字聽寫大會”文化嘉賓張一清老師,作“漢字與中華文明”專題講座。山西省教育廳語言文字工作處處長解軍華及崔楊柳絮老師到校指導。大同市教育局相關負責同志,我校相關部門、學院負責人及師生代表共計400余人參加。
活動前,校黨委副書記、校長姚麗英,校黨委常委、副校長馬軼明與解軍華、張一清進行座談,就進一步深化大同地區普通話推廣普及和我校語言文字工作規劃做了探討交流。
張一清教授從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兩個角度,深入淺出地解讀漢字與中華文明,展示寓于漢字中的文化傳承。他通過常用漢字“水、樹、藝”等與農事有關漢字的字形演變入手,分析其源流變化及文化內涵,生動形象地展示了農耕文明的起源與發展;以“稱、禾”等與修身立德、價值判斷有關的漢字為切入點,引經據典,剖析文字中蘊含的歷史信息與思想文化價值,讓同學們深刻領略到了漢字背后所蘊含的深厚文化底蘊。
師生們紛紛表示,每個漢字后面都有文明的故事,都有文明的信息,將會更多地關注語言文字,深刻體會中華文明的魅力與精彩。(來源:教務部 攝影:安嘉平 責編:趙鑫)